相关部门对转移到同一地区的某一工业部门吸引因素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这类工业部门可能是( )
| A.汽车工业 | B.电子工业 |
| C.服装企业 | D.制糖工业 |
这类工业部门进行产业转移的方向最有可能是( )
| A.从河南到山东 |
| B.从上海到安徽 |
| C.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 |
| D.从辽中南工业基地到京津唐工业基地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回答题。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 250 | B.100 350 |
| C.500 250 | D.500 350 |
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回答题:最后此人位于:
| A.出发点 | B.出发点以东 | C.出发点西北 | D.出发点以西 |
此人所经过的路线,经度、纬度的跨度正确的表述是:
| A.至少跨过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 | B.跨过一个经度,但没有跨过一个纬度 |
| C.没有跨过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 | D.跨过一个经度和纬度 |
读图“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题。
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⑤ |
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 | B.②地所在海区盛行季风洋流 |
| C.③地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 D.⑤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题。
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 B.洋流,海陆分布 |
| C.大气环流,下垫面 |
| D.太阳辐射,地形 |
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 A.-5℃ | B.0℃ |
| C.2℃ | D.-8℃ |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题。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 B.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
| C.甲、乙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 | D.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
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 A.六十万分之一 |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
| C.1:24000000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