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
|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
下图为我国某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类工业区适宜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优势条件分别是()
| A.钢铁、石油化工、海运便利 |
| B.制糖工业、靠近甘蔗产地 |
| C.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通勤便利 |
| D.高科技产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
图中A、B两地分别适宜建设()
A.商业中心 高级住宅区
B.物流仓储区商业中心
C.高级住宅区商业中心
D.高级住宅区物流仓储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月14日6时的气压形势,图中L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乙地14日6时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 C.偏东风 | D.偏南风 |
图中L天气系统移到甲地的时间约为()
| A.14日12时 | B.14日18时 |
| C.15日0时 | D.15日6时 |
图中L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最有可能是()
| A.晴朗 | B.沙尘 | C.暴雨 | D.暴雪 |
雾霾的形成和消散与低层大气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读2013年12月15日全国雾霾区分布图(图甲)和该日雾霾区某地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中雾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该日,冷空气活动频繁②汽车尾气的排放
③大气稳定,风速较小④工业生产和生活燃煤的废气排放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图乙所示地区近地面空气质量最有可能开始好转的时间是()
| A.5时 | B.8时 | C.12时 | D.20时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沉积作用表现明显的地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ⅠⅡⅢⅣ岩层或地质构造的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 A.ⅢⅠⅣⅡ | B.ⅣⅢⅡⅠ |
| C.ⅢⅣⅠⅡ | D.ⅢⅣⅡⅠ |
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
|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
|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
|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