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地区
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
三类产业就业比重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
产业
广东
1980
249
33.2
41.1
25.7
70.6
17.2
12.2
480
2005
21701
6.3
49.5
44.2
32.0
39.7
28.3
23603
湖南
1980
192
42.3
40.2
17.5
77.0
14.1
8.9
365
2005
6473
19.4
40.2
40.4
48.6
21.5
29.9
961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
材料三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
(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AD为一条完整的晨线或昏线,图中阴影部分的日期为Q,且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Q日2时 B.(Q+1)日12时
C.(Q-1)日22时 D.(Q+1)日22时
(2)如果C点的纬度为75°,此时图中N点昼短夜长,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经度是

读“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共34分,每空2分)

(1)此日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请依据日照方向,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标准时间是点。C点的夜长为小时。
(3)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A_________点,B_______点,D_________点。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A、B、C三地
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是
(5)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6)此时站在C地的某人的影子在方向。
(7)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是。(请描述)
(8)赤道上即属于东半球又属于白昼的范围是
(9)此日,地球上极夜的范围是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来看,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该类型。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___________型”,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____________工作取得的。
(4)由A模式转向B模式,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转变引起的,
由B模式转向C模式,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转变引起的。
(5)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填字母)。

阅读资料和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采用清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制造清洁的产品。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1)清洁生产的目的是
(2)下列属于清洁生产的是(选择填空)。

A.回收分解废旧电池 B.生产无氟冰箱
C.农村使用沼气做能源 D.水产品加工

(3)读图9,在产品生产到产品废弃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环节有
(答出三点即可)
(4)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看,清洁生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和原则。

图8示意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B,C
D ,E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字母)。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②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二年三熟
③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