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 地区 |
年度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 |
三类产业就业比重 (%-)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
| 第一 产业 |
第二 产业 |
第三 产业 |
第一 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 产业 |
||||
| 广东 |
1980 |
249 |
33.2 |
41.1 |
25.7 |
70.6 |
17.2 |
12.2 |
480 |
| 2005 |
21701 |
6.3 |
49.5 |
44.2 |
32.0 |
39.7 |
28.3 |
23603 |
|
| 湖南 |
1980 |
192 |
42.3 |
40.2 |
17.5 |
77.0 |
14.1 |
8.9 |
365 |
| 2005 |
6473 |
19.4 |
40.2 |
40.4 |
48.6 |
21.5 |
29.9 |
9616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
材料三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
(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属于向斜的是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运动造成的。
(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该地区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是A、B、C三地中的何地?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
(2)图中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4)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依次利用的洋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②开罗正值少雨时节
③正是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新疆天山牧民在海拔高处放牧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E带C带 A带
(2)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冬季。
(3)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和。
(4)在图中近地面B(风向)、D(风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上图中纵波是__________ ,横波是__________。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_______;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____,其以上部分B为_______。
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请回答:(13分)
(1)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3)上述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