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                         简述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
(3)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北半球一纬线上某日某时刻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情况。据此回答各题。

图示时刻,世界标准时为 ( )

A.3:20 B.4:40 C.12:40 D.11:20

该纬线可能是 ( )

A.80°N B.23.5°N C.66.5°N D.70°N

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向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各题。
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

A.95°E B.110°E C.135°E D.170°W

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最新型技术(见下图),其产量、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都远远超过太阳能光热发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地区最适合光伏发电的是 ( )

A.三亚 B.哈尔滨 C.重庆 D.拉萨

上题中城市用图中设备发电(可灵活调节),若某日光伏发电板朝向是: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则该日可能是 ( )

A.1月1日 B.3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夜长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的日出时该是 ( )

A.6:00 B.18:00 C.10:30 D.9:00

四个地点中,纬度数量相同的是 ( )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乙、丙

若乙地为北京,则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是 ( )

A.90° B.70° C.60° D.30°

下图中P点(0°,45°E)的地方时为12点,E点的日出时间比F点早4小时, P点(纬度为75°)所在纬线及其以内为极昼。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P点的太阳高度角为 ( )

A.15° B.30° C.23.5° D.40 °

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点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B.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C.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缩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