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与这场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 B.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C.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淮,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
A.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
B.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
C.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
D.生产发展推动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
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
A.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 B.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
C.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 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 |
1953年“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通过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产生。1979年“人大选举法”进行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这一变化
A.有利于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
B.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预 |
C.表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
D.说明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进程 |
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已,时称个体户。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A.都属于私有经济 |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
C.都属于商品生产 |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民兵、妇救会、工作组、农村诊所等社会组织大量出现;群众大会、劳动模范、冬学识字、破除迷信、诉苦、村选、平等、翻身等等前所未闻的事物大量涌现。这种现象
A.表明敌后战场实行正确的抗战路线 |
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表明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
D.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