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图中信息能说明( )
A.1982至1990年北方城镇化增长快 |
B.1982至1990年南方城镇化增长快 |
C.2000至2010年南方人口迁移至北方 |
D.2000至2010年北方人口迁移至南方 |
不同阶段的城镇化重心及变动主要是因为各地区(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 |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C.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 |
D.城市环境问题的差异 |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
B.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
C.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
D.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 |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气候条件适宜 | B.政治中心的改变 |
C.经济发展较慢 | D.矿产资源的开发 |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
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
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 |
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