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下列各题。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
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
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
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
下列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北京 | B.上海 | C.广州 | D.海口 |
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D.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
决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 B.地球的球体形状 |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D.黄赤交角的大小 |
如果某日某时刻120°E与晨昏线的一部分重合,则该日可能是()
A.秋分日 | B.夏至日 | C.冬至日 | D.任一天 |
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是()
A.一直向北移 |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
C.先向北移,后向南移,然后又向北移 |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