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2010年四川、江苏、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省区 土地类型 |
① |
② |
③ |
④ |
耕 地 |
8.18 |
13.12 |
25.0 |
48.66 |
园林地 |
14.44 |
41.77 |
51.3 |
6.06 |
草 地 |
46.42 |
28.43 |
5.3 |
0.23 |
交通及建设用地 |
2.33 |
3.23 |
3.2 |
15.20 |
水域 |
1.61 |
1. 71 |
5.1 |
28.41 |
未利用土地 |
27.12 |
11.74 |
10.1 |
1.44 |
四个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黑龙江、四川、江苏 | B.内蒙古、四川、江苏、黑龙江 |
C.内蒙古、四川、黑龙江、江苏 | D.四川、内蒙古、江苏、黑龙江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耕地比重最小是因为位于山区,地势高,起伏大 |
B.②省耕地比重较小是因为该省气候干旱,地势起伏大 |
C.③省园林地重最大是因为全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
D.④省耕地比重最大是因为全省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气候湿润 |
省区④“以全国第10位的耕地面积,实现了全国第四位的粮食总产量”, 与同为我国粮食大省的②相比,其主要优势是( )
A.耕地面积更大 | B.人口更多,精耕细作 |
C.科技水平更高 | D.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更少 |
读“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 | B.甲→乙→丙→丁 |
C.乙→甲→丁→丙 | D.丁→甲→乙→丙 |
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容量 | B.国际移民 | C.国内迁移 | D.社会经济 |
下图是2013年2月17日中午卫星拍摄的美国南加州海岸上空形成的大气涡流。该涡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在北纬32度、西经120度附近。该大气涡流反映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 B.温带气旋 | C.台风 | D.反气旋 |
该天气系统对南加州海岸地区将带来
A.和风细雨 | B.狂风巨浪 | C.高温干燥 | D.阴冷雾霾 |
读“世界某海域等深线(单位:米)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板块是
A.甲处以东是美洲板块 | B.乙处位于大陆板块 |
C.丙处是太平洋板块 | D.丁处是南极洲板块 |
图中容易发生地震的是
A.甲、乙 | B.丁、乙 | C.丙、丁 | D.甲、丙 |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地幔被不同构造带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块 |
B.海岭处的岩石年龄最轻 |
C.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必然抬升形成山脉 |
D.六大板块均有陆壳和洋壳 |
读“我国中部某地区等高线图”。估算三道堤坝之间的坡度(相对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约是(三道堤坝图上距离为6厘米)
A.百分之三左右 | B.百分之八左右 |
C.百分之十三左右 | D.百分之十八左右 |
图示地区有多条堤坝,其主要功能是
A.蓄水发电 | B.水产养殖 | C.拦泥蓄水 | D.修桥筑路 |
甲、乙、丙、丁四个观测地点能直接看到三道堤坝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我国两城市的甲乙两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等条件相当)各月用电量比较图”。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气温最高都在7月份 | B.两地气温最低都在1月份 |
C.甲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 D.乙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
甲乙家庭所在城市可能分别是
A.拉萨、北京 | B.乌鲁木齐、厦门 |
C.哈尔滨、兰州 | D.武汉、大连 |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核电所占比重小。我国发展核电可以
A.缓解热岛效应 | B.降低我国发电总量 |
C.减少碳排放量 | D.解决能源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