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题诗为:“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唯有竹为君子,更无他卉可同栽。”落款为“板桥郑燮”。 对此画的表述不正确是
A.该画属于“文人画” | B.融多种艺术于一体 |
C.注重刻画真实景物,摹写逼真 | D.强调个性表现, 追求神韵意趣 |
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无为而治 | B.兼爱非攻 |
C.礼乐典制 | D.以民为本 |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段话中的“国家”指的是()
A.德国 | B.英国 | C.法国 | D.美国 |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如出一辄的问题是()
A.摆脱外国殖民统治 |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
B.中央权力与地方分权结合 |
C.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 |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