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
19世纪70年代,法德两国通过不同形式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下列关于两国政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元首均由选举产生 | B.两国权力中心不同 |
C.议会行使立法权力 | D.都体现一定民主精神 |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哪些原则?
①人民主权原则②邦联制原则③分权制衡原则④民主共和原则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0年初,奥巴马上台后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但其后有26个州反对该法案,提请违宪诉讼。2012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医改法案大部分条款合乎宪法。这反映了美国
A.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国会和总统 |
B.各州的权力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 |
C.国会与总统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
D.国家权力结构的特点是分权与制衡 |
北大教授钱乘旦在论述英国历史时说:“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据此,作者认为英国现代化的开始应该是
A.光荣革命 | B.颁布《权利法案》 |
C.1832年议会改革 | D.责任制内阁形成 |
1832年的改革法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主要方面,根据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新城镇和工业选区的中产阶级当选议员的机会增大了。这次改革
A.使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择权 |
B.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资格并分享权力 |
C.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普选权和政治参与 |
D.使中产阶级立即获得政治上的控制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