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西周)几乎所有主要封国都有其不同于周文化的土著的立国基础,在分封制度实行以前……其他的封国基本上没有被融入……中原文化系统之内。因此,分封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分封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周朝化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原文化运动。这一论述意在强调分封制
| A.扩大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疆域范围 |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
|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
“六经中之尧舜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所谓尽君道,尽臣道,事君治民,止孝止慈,以为轨则……。”这段引文应该出自: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 B.李贽《焚书》 |
| C.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 D.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
|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
| 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
|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皇明祖训》是朱元璋告诫后世子孙的治国方略,他宣称“东胡与中国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警备之。”为此,早期明帝国在东北地区主要采取:
| A.沿用元代土司制度 | B.强化都指挥使司职能 |
| C.封俺答汗为顺义王 | D.重新修缮和加固长城 |
《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以上材料可看出
| A.枢密院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 |
| B.枢密院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
|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
| D.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
古文献记载:“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者也”;“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古人建城最初的动机是
| A.用于防御 | B.便于商业活动 | C.民众居住 | D.设置统治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