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
| B.先后主张或实践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等政治方案 |
|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 D.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
清朝实行"更名田"和"摊丁入亩",其共同作用是
①缓和了阶级矛盾②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③调整了生产关系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 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
|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
|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
|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
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共同原因是
①实行均田制②大批农民的南迁
③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④南迁农民与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小民似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人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
| B.大量棉纱纺织品投入市场 |
|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
| D.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 |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以前的氏族公社,主要表现是
| A.原始文字起源 | B.原始农业发达 |
| C.原始手工业兴起 | D.贫富分化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