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汉武帝这一做法表明( )
① 当时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 ②土地兼并现象引起了统治阶层的关注
③统治者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 ④当时可能已经出现自耕小农衰退现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
全民 |
集体 |
公私合营 |
私营 |
全体手工业 |
开始年 |
41.5 |
3.2 |
4 |
30.7 |
20.6 |
结束年 |
54.5 |
17.1 |
27.2 |
0.04 |
1.2 |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 1949 B.1952 1956
C.1966 1976D.1978 1982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此时“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
A.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
C.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
D.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 |
天津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1915年天津第一家大型机器面粉厂诞生,1917年天津最大纱厂之一的华新纱厂建成,1919年近代中国最大的制碱厂诞生。促使这一时期天津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变革②欧洲列强因一战无暇东顾
③官僚资本的积极扶持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升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 | 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
C.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 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 |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据此表明,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