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图表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全国人口(丁)
   官员
   官民之比
   西汉
   5959万
   7500人
   1:7945
   唐高宗时
   5238万
   13465人
   1:3927
   元成宗时
   5816万
   22500人
   l:2613
   清康熙时
   2459万
   27000人
   l: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资料记载
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B.全国总人口的逐渐增长
C.科举取士的比例大大提高          
D.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强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白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
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

美国福特政府认为,“对华关系归根结底远不如同莫斯科的关系重要”,而“尼克松已表明,他准备顶住俄国人”。“在福特总统正式访问北京之后没有多久,毛泽东再次邀请尼克松访华。”这表明当时中国()

A.外交形势受到冷战干扰 B.美国政府决策效率低下
C.力推中美关系全面和解 D.外交困境并未实现突破

建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A.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
B.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这一看法()

A.否定了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作用
B.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
C.主要强调清政府在运动中的作用
D.忽视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