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
| A.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
|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
某处名胜古迹有这样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的“先行者”的遗愿是( )
| A.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平等 | B.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 |
| C.思想启蒙,革新传统文化 | D.扶助农工,实现共产主义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B.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 C.李贽笔下的孔子 | D.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 A.魏源、洪仁玕 | B.洪仁玕、康有为 | C.孙中山、陈独秀 | D.康有为、孙中山 |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 A.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B.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