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有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由此可见

A.民权主义是民主革命的核心 B.民族主义可以促进政治革命
C.民生主义是民主革命的目标 D.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缺一不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这段话表明中共中央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进行谈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 D.重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人物风俗制度丛谈》)这篇文章的成文时间最有可能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说明

A.抗日战争即将爆发 B.国民政府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的前景是乐观的 D.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抗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