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宜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光荣革命”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 |
|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
|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尔。”材料描述的手工业是
| A.官营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民用工业 |
董仲舒说,秦国“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材料中“商鞅
之法”实质上
|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B.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
史载:“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居京都,城内有地,患无水以灌之”,于是
就改进一产工具,“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这种工具是
| A.水排 | B.翻车 | C.桔槔 | D.筒车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
③封建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④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该表是历代关中地区郑国渠白渠的灌溉面积统计
| 时代 |
西汉 |
唐永徽中 |
唐大历中 |
北宋中 |
| 灌溉面积 |
44500顷 |
10000顷 |
6200顷 |
2000顷 |
对表所反应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渠床泥沙淤积,功能削弱
B.经济重心南移,关中地区农业地位下降
C.统治者疏于治理,河渠荒废
D.黄河的长期泛滥而大多湮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