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①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 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 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学者指出,当前的世界已经不是“国家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说世界已碎化为所谓的文明集团,并逐渐建立一个全球公民社会。该学者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全球化
A.弱化了世界各国国家主权 | B.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 |
C.利于世界政治秩序的形成 | D.激化了国家之间矛盾 |
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 B.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 D.人性解放的渴望 |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
B.两极格局的形成导致国际形势紧张 |
C.“冷战”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规定: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1938年又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以上法令表明美国政府
A.持续推动缩减农业生产规模 |
B.着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
C.对农业调整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 |
D.认识到稳定农业的重要性 |
下图是英国海外殖民地分布图(红色部分)。下面对这张图的分析和推理,正确的是
A.这张图也反映了英国商品销售的范围 |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
C.英国17至18世纪侵占殖民地的范围 |
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