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项科技成果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
| C.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 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
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说明
① 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② 中国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③ 英国经济比中国经济落后 ④ 清朝统治者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种情形出现在
|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 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② 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③ 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②③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范蠡、吕不韦等影响各国政局的大商人。这反映出
| A.官府控制商业 |
| B.西周宗法制瓦解 |
|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
| D.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形成 |
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出现原始的陶瓷 |
| B.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
| C.唐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
| D.明清时期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