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积极培育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此回答下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下面对核心价值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
②一国的综合国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
③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
④现阶段我国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②它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它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④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2008年6月30日,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据此回答4—5题。抗震救灾精神来源于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存在决定思维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要在全党
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因为: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 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D.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 B.客观实在性 | C.主观能动性 | D.可知性 |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必须首
先弄清楚的问题是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 | B.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关系 |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人类社会知识的简单相加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这说明
| A.正确的价值判断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
|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
| 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
|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