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于小木块,拉力在斜面所在的平面内绕小木块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斜面体和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 |
B.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mgsinθ |
C.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cosθ |
使两个氘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到,接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温度很高时,由氘原子构成的物质将变为等离子体,已知等离子体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为
,式中
为波尔兹曼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两个氘核之间的电势能为
为静电力常量,r为核之间的距离,则使氘核发生聚变的温度至少应为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于D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
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Fl<F2
B.F1>F2
C.Fl=F2
D.因、
大小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
K—介予方程为,其中K-介予和
介子是带负电的基元电荷,
介子不带电。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
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
之比为2:1。如图所示,
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
介子的动量大小与
介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A.1:1 | B.1:2 | C.1:3 | D.1:6 |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l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 |
B.0~t1![]() ![]() |
C.![]() ![]() |
D.![]() ![]() |
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予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对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 |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l能级产生的 |
C.这些氢原予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