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B.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C.伽利略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 |
D.笛卡尔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
A、B是一条直电场线上两点,相距为d,如图所示,设A点的场强为E,则
A.A点的场强一定小于B点场强。
B.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
C.正电荷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Ed。
火卫一和火卫二环绕火星做圆周运动,已知火卫一的周期比火卫二的周期小,则两颗卫星相比
A.火卫一的线速度较大 | B.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远 |
C.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
如图所示,力F垂直作用在倾角为α的三角滑块上,滑块没被推动,则滑块受到地面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 |
B.![]() |
C.![]() |
D.![]() |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
C.遏止电压与光照时间有关 |
D.若紫外线照射时没有光电流,则用频率更小的红外线照射就可能有光电流 |
[福建卷]将轻质的小车和带有光滑弧形斜槽的楔形块粘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槽内放置14个质量为m的较大钢珠。整个装置(质量为M=15m)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固定滑板放下后,钢珠就依次从斜槽滑下,并从滑板右端依次水平飞出,以此来模拟从火箭发动机中喷出的高速气流。则关于最后一个钢珠飞出时钢珠速率v和小车速率u之间关系为:(不计空气阻力)
A.![]() |
B.![]() |
C.![]()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