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理—选修3-5】
(1)(6分)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0)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а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E.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上用轻杆及轻绳悬吊质量为m的小球,轻绳的长度为L。此装置一起以速度v0向右滑动。另一质量也为M的滑块静止于上述装置的右侧。当两滑块相撞后,便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求:

①两滑块相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②当小球向右摆到最大高度时两滑块的速度大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物理学史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盈江发生了5.8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l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卫星l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如图所示,在正三角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和平行于AB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刚好以某一初速度从三角形O点沿角分线OC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区域只存在电场时,该粒子仍以此初速度从O点沿角分线OC射入,则此粒子刚好从A点射出;若只存在磁场时,该粒子仍以此初速度从O点沿角分线OC射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将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道半径等于三角形的边长
B.粒子将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从OB阶段射出磁场
C.粒子将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从BC阶段射出磁场
D.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该粒子分别在只有电场时和只有磁场时在该区域中运动的时间比

如右图所示,金属细棒质量为,用两根相同轻弹簧吊放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弹簧的倔强系数为。棒中通有稳恒电流,棒处于平衡,并且弹簧的弹力恰好为零。若电流大小不变而方向相反,则

A.每根弹簧弹力的大小为mg
B.每根弹簧弹力的大小为2mg
C.弹簧形变量为mg/K
D.弹簧形变量为2mg/K

静止在地面上的一小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s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s1~s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关于物体上升过程(不计空气阻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

A.0~s1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拉力是变力,且不断减小
B.s1~s2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0~s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再反向增大,最后保持不变且等于重力加速度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分别放有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分别对两物块施加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后,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若已知v1>v2,且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A.F1=F2,且M1>M2
B.F1=F2,且Ml=M2
C.F1>F2,且M1=M2
D.F1<F2,且M1=M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