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区域内有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与
正方形的一条边平行(图中未画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由ad边中点,以垂直该边的速度v进入该正方形区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该粒子再次从该正方形区域射出时,具有的动能可能是
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
B.式中的K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
C.式中的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 |
D.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
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上升1m时速度增大为2m/s,若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20J |
B.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00J |
C.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20J |
D.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20J |
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它的轨道半径增加到原来的n倍后,仍能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根据![]() |
B.根据![]() ![]() |
C.根据![]() ![]() |
D.根据![]() ![]() |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和“天上物理”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其中有()
A.牛顿第二定律 |
B.牛顿第三定律 |
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 |
对于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质点,要使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2倍,可行的是()
A.仅把某质点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 |
B.仅把两者的质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 |
C.仅把两者之间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1/2 |
D.仅把两者之间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