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两个电学元件:电阻R0(约为2kΩ)和手机中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V(量程3V,电阻RV 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1 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 约为50Ω)
D.滑动变阻器R1(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明设计了一电路,如图甲所示为其对应的实物图,图中的电流表A应选 (选填“A1”或“A2”),请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2)为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根据测量数据作出—
图象,如图丙所示。若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锂电池的电动势E= ,内阻r=
(用k、b和R2表示)。该实验的测量值偏小,造成此系统误差主要原因是 。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甲、乙、丙的读数值依次是:_____mm、_____A、____V.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6V以下交流电源
(3)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__________
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
C.墨粉纸盘的大小D.纸带的长度.
(4)实验中,把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即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位置,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2)关于此实验,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如果将两个绳套换成两根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不同
D.两次拉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的目的是确保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3)(单选题)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吊盘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车上,但吊盘内不能放砝码 |
B.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 |
C.实验中若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
D.平衡摩擦力时,若不考虑纸带对小车的拉力,则不需在小车后面连接纸带,且实验中不需再平衡摩擦力 |
(2)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记录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选定标有A~F六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上没有画出。纸带旁边有一根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记数点间的距离,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A”记数点对齐。(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①由图可读出记数点“B”与“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cm;
②打下记数点“B”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m/s;
③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