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E=8V,电阻R与一个电流传感器相连,传感器可以将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先将S接2给电容器C充电,再将S接1,结果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如图3乙所示的曲线,将该曲线描绘在坐标纸上(坐标纸上的小方格图中未画出),电流坐标轴每小格表示0.1mA,时间坐标轴每小格表示0.1s,曲线与AOB所围成的面积约为80个小方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电流由a极板穿过电容器内部流向b极板 |
B.放电电流方向如甲图i所示方向 |
C.电容器充电完毕时,所带电荷约为8×10-4C |
D.电容器的电容约为0.1F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
B.做功和热传递都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
C.气体温度升高,气体中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
D.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
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较长的光是波,波长较短的光是粒子 |
B.光有的时候是波,有的时候是粒子 |
C.光既具有波动性,同时又具有粒子性 |
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 )
A.γ射线、β射线、α射线 | B.β射线、α射线、γ射线 |
C.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 D.α射线、γ射线、β射线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 |
B.天然放射现象能放射出三种射线,使空气电离作用最强的是α射线 |
C.![]() ![]() |
D.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其核反应方程是![]() ![]() ![]() ![]() ![]() |
E.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
C的含量为原来的
,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22920年
F.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的谱线为4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波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时,才能明显地产生光的衍射现象 |
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
C.用单色平行光照射单缝,缝宽不变,照射光波越长,衍射现象越显著 |
D.光的衍射现象和干涉现象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 |
E.在太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F.在城市交通中,用红灯表示禁止通行,这是因为红光更容易产生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