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题。
“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森林病虫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工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下图1)。其中土地成本和产品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
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c、a、b C.c、b、a D.b、a、c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土地成本不同造成的
B.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C.距城市中心距离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D.该城市东侧交通能达度比其他方向都要高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6—7题: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少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高

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D.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

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是我国重点规划建设的铁路纵线之一。
修建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经过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 B.沿海地我夏季高温多雨
C.沿海地区,地势比较平坦 D.沿线地质条件复杂

决定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的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需要 B.便于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
C.技术条件发展较快,能解决自然障碍 D.促进广东省产业转移需要

读“人口相等的四座城市2008年人口变动资料表”,假设人口只是在这4城市间流动,正数为迁入,负数为迁出。读表完成1~3题。






出生人数
死亡人数


100
200
3000
1500
1800

-100

100
-500
1200
1000

-200
-100

-2500
4000
2000

-3000
500
2500

3500
3000

有关这四座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甲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丙
C.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 D.人口数量增长最少的是乙

甲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预期寿命延长
C.鼓励晚婚晚育 D.已进入“现代型”的增长模式

下列因素中与我国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 B.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增长
C.各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限制越来越少 D.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长

若下列地区发生相同程度的旱灾,造成的损失最大的是

A.西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青藏地区 D.黄河中上游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