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ll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完成下题。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4月、5月 | B.4月 |
| C.6月、7月 | D.11月 |
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分解者 | B.缺少枯枝落叶 |
|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测器探测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 B.行星 | C.彗星 | D.卫星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以下问题。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 0~14岁(%) |
35.27 |
14.63 |
8.5 |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 B. | 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
| C. |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 D. | 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2.该城市是()
| A. | 南京 | B. | 深圳 | C. | 西安 | D. | 沈阳 |
我国某校高三(13)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图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1~3题。
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
|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
|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
|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
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Ⅲ |
| B.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Ⅳ—Ⅲ—Ⅱ—Ⅰ的过程 |
| 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 |
| D.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
图中与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相吻合的是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进行过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的年龄构成如下图。根据人口增长的惯性和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判断下列人口年龄构成图的时间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1953年、1990年、1982年、1964年、2000年 |
| B.1964年、1982年、1990年、1953年、2000年 |
| C.1953年、1982年、1990年、1964年、2000年 |
| D.1964年、1990年、1982年、1953年、2000年 |
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就业压力最大的是丁国 |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丙国 |
| C.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的是甲国 | D.近几年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是乙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