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
|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
|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
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 A |
CO2 |
NaOH溶液 |
稀盐酸溶液 |
Ca(OH)2溶液 |
CuCl2溶液 |
Fe |
| B |
CuO |
稀盐酸溶液 |
Fe |
稀硫酸溶液 |
Na2CO3溶液 |
Ca(OH)2溶液 |
| C |
Fe |
稀硫酸溶液 |
BaCl2溶液 |
Cu(NO3) 2溶液 |
Ca(OH)2溶液 |
Na2CO3溶液 |
| D |
Zn |
稀盐酸溶液 |
CaCO3 |
CuSO4溶液 |
NaOH溶液 |
FeCl3溶液 |

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
|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