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 A |
NaCl 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 B |
KCl 溶液 |
K2CO3 |
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
| C |
NaCl 溶液 |
稀盐酸 |
适量的K2CO3溶液 |
| D |
N2 |
O2 |
通过红热的铜粉 |
2018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钢丝用于作导线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
|
选项 |
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
|
A |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碳酸钠是碱 |
|
B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反应 |
|
C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 |
木条熄灭 |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
D |
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 |
A.AB.BC.CD.D
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爆炸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
D.等质量的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30℃降至10℃,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