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8 |
32 |
5 |
4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16 |
4 |
x |
24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 B.点燃酒精灯 |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D.加热液体 |
面值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其正面正下方的数字“100”,采用了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垂直看为绿色,倾斜看为蓝色,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其中F的化合价为
A.+1 | B.+2 | C.-1 | D.+3 |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D.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 B.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 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