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可以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把乙、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丙表面无现象,把丁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无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乙>丙>丁>甲 | B.丙>乙>甲>丁 |
C.丁>乙)丙>甲 | D.甲>乙>丙>丁 |
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28.6% |
D.加水后该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NaCl | B.H2 | C.HCl | D.HClO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
C.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
C.楼房失火时,从防火通道快速撤离 |
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深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