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口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生产和分配物质财富的基础。我们发展经济,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
材料一:图1982-2011年我国总人口数和65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例

注:①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②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浙江省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13.89%,位居全国第一。
表:我国主要年份公民各种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中
小学
文盲
1990年
1.42
8.04
23.34
37.06
15.88
2000年
3.61
11.15
33.96
35.70
6.72
2010年
8.93
14.03
38.79
26.78
4.08

材料二: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中共中央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实地调研、征求意见,于2013年11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调整生育政策。同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调整生育政策的决议》,要求各地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法规。2014年1月13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决定》,将“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作为可经批准再生育的合法情形,要求省政府组织协调各市县落实实施。浙江成为了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
材料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不容回避的是,当前科教领域顽疾甚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教育公平都有待提高;企业能够通过侵权、通过污染、通过拉关系搞垄断而获利,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技人员创新激励政策不完善,人员流失严重;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距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红利”还有很大差距。当前千头万绪的问题都可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体制机制应当改革已成共识。
(1)指出材料一图和表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共中央、人大、政府、公民就“单独二孩”政策落地过程中的互动是怎样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出谋划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比项目、扩产能的意图比较强烈。因此,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生产和出口以及投资增长都比较迅速,这势必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可以说,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非常严峻。
(1)在节能问题上,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结合材料一,依照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填写下表。

具体部门
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
中共中央
制定大政方针,推进科学发展、提出立法建议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全国人大

制定相关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

国务院
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法履行好政府职能

人民政协
③ (职能)
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材料二 改革开放36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老百姓用生命与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之语。我国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这一问题,高一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工作:
(1)你准备宣传食品安全的哪些内容?
(2)你准备使用什么方式进行宣传?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维护食品安全政府应履行好哪些职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1)材料中该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
(2)该市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开展“我为构建和谐社会进一言”活动。广大群众通过网络、报纸、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市政府积极献计献策,仅网上留言就达上百条。市政府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财政支出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着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二,开展评选“知荣明耻十佳公民”等活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第三,坚决整治制药厂、造纸厂等企业的污染问题,保护和治理环境。第四,健全多渠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经常性的严打工作,维护社会安定。第五,建设和谐社区,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治安功能。第六,实行政务公开,开展“群众评议政府”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该市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从国内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具有客观必然性。只要波动幅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偏差能为社会承受,则波动处在合理区间;但若波动幅度过大,就会超出社会承受力,危机经济发展。基于此,目前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思路是:当经济运行波动处于合理区间时,政府不再出台较强调的短期调控政策,尽量减少对市场活动的干预;政府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即守住稳增长、促就业的"下限"和防范通货膨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注:①防范通过膨胀表现为稳定物价,防止商品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货币贬值。

②研究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在一轮经济波动周期中,经济增长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经济回落到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对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理解。
要求: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