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甲 | B.甲>丙>乙 | C.甲>乙>丙 | D.丙>甲>乙 |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稀有气体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下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
D.t1℃时,将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为单质 |
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 |
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
金属加工后的切削液中含有2%~5%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利用 NH4Cl溶液处理切削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 + NH4Cl == NaCl + NH4NO2;②NH4NO2 == N2↑+ 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NO2由钠、氮、氧三种元素组成 |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
C.反应中,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最终变为零 |
D.利用 NH4Cl 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H4NO2、N2和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