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1 |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 + 2×283.0 kJ·mol-1 |
| C.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是应用电解原理防止金属的腐蚀 |
| D.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某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测定该溶液pH |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不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 A.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 B.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 |
| C.向含1 mol Ca(HCO3)2的溶液中加入1 mol Na2O2 |
| D.向含1 mol 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2 mol Ba(OH)2 |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溶液浓度恢复至电解前。关于该电解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Cu的物质的量是0.1 mol |
| B.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 mol |
| C.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减小 |
| D.阳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 |
可逆反应A+a B
C+2 D(a为化学计量数),已知B、C、D为气态物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T1,p2>p1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若a=2,则A为液态或固态物质
D.增加B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H增大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最合理的是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方法 |
|
| A |
苯 |
苯酚 |
溴水 |
过滤 |
| B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澄清石灰水 |
洗气 |
| C |
氧化铁 |
二氧化硅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 D |
乙酸乙酯 |
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蒸馏 |
指常温下,1 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价键 |
H-H |
F-F |
H-F |
H-Cl |
H-I |
| E(kJ·mol-1) |
436 |
157 |
568 |
432 |
298 |
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H2(g)→2H (g)∆H=+436 kJ·mol-1
D.H2(g)+F2(g)=2HF(g)∆H=—25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