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现已布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印度、越南等。泰国从1991年起取代马来西亚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此完成下题。世界最早的橡胶工业中心是( )
A.圣保罗 | B.里约热内卢 |
C.巴西利亚 | D.玛瑙斯 |
泰国天然橡胶总产量超越马来西亚,主要是因为泰国(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 B.气候条件较优越 |
C.品种优良,单产高 | D.种植面积广大 |
在国际市场上,越南天然橡胶价格低于泰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价格较低 | B.科技投入较大 |
C.劳动生产率较高 | D.专业化水平较高 |
读下面“某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经纬线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下面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大部分国土位于中高纬度 | B.该国位于东半球 |
C.该国位于北半球 | D.该国位于大洋西岸 |
下列关于该国地理位置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
A.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干湿度地带性规律显著 |
B.东西跨度大,易形成典型的垂直地带分异现象 |
C.边疆绵长,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
D.深受海洋影响,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 |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地层新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由老到新:砾岩—泥页岩一泥岩 |
B.由新到老:泥灰岩一白云岩—砂岩 |
C.岩浆侵入时间早于泥灰岩形成前 |
D.岩浆侵入时间晚于泥岩形成后 |
下列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座山峰皆位于背斜顶部 |
B.两座山峰,一座位于背斜顶部,一座位于向斜槽部 |
C.两条断层之间的地层形成了典型地垒构造 |
D.图中地层受到了明显的内力挤压作用 |
苏伊士运河1859年开始开凿,1869年底开通。运河总长约190公里,运河深度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许值18.9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成为连通欧洲与亚洲最短距离的航线。埃及去年8月宣布新运河计划,预定一年竣工。这项计划造价80亿美元,包括新开挖一条37公里的河道和加深、拓宽35公里现有河道。按照工程设计,新开挖的河道深度为24米,宽度超过300米。读新老苏伊士运河分布图及运河航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埃及政府投巨资开挖新运河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
A.大幅提高通行船只的载重吨位 |
B.提高本国未来的运河收入 |
C.带动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
D.大幅提高运河的年通航能力 |
修建新运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大量的人口搬迁 |
B.土石方工程量巨大 |
C.交通运输不便 |
D.为了保护生态,大量的树林移栽 |
若图中照片为船只刚好经过运河上的30°N纬线时所拍,箭头表示船的前进方向,则此时是
A.北半球夏季上午,船只向南开行 |
B.北半球夏季下午,船只向南开行 |
C.北半球冬季下午,船只向北开行 |
D.北半球夏季下午,船只向北开行 |
下图是大致沿35°N从我国郑州至日本东京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的气候数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乙地是
A.朝鲜半岛 | B.济州岛 |
C.钓鱼岛 | D.台湾岛 |
如果上图右侧的两组气候指标M、N是在甲地、丙地、东京三地中的两地统计所得,下列组合符合实际的是
A.甲—M;丙—N | B.甲—N;丙—M |
C.丙—N;东京—M | D.东京—M:甲—N |
造成M、N两种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距海洋远近 | D.距大陆内部远近 |
下图为德国农业分布与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德国分布面积最大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混合农业 | D.乳畜业 |
图中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最突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 | B.气候温和湿润 |
C.河网密集 | D.土壤肥沃 |
德国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养活124人。德国农业高度发达,农业生产效率高是重要表现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国
A.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量丰富的劳动力 |
B.优越的种植区位与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 |
C.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与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
D.广阔的市场与发达的水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