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PCl5(g)PCl 3(g)+Cl2(g) ①;
2HI(g)H2(g)+I2(g)②
2NO2(g)N2O4(g) ③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 B.均增大 |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
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W均为短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阴离子核外排布与氦原子相同,Z、W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 W> Z>Y>X |
B.化合物X2W2、YW2、ZW2都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
C.工业上通常用电解熔融的MCl3来冶炼金属M |
D.Z、X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和2∶4的化合物 |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OH-)+ c(CO32-)=c(H+)+ c(H2CO3) |
B.250C时,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
C.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硫酸铵,均可抑制水的电离 |
D.将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可能存在:c(Cl-)>c(NH4+)>c(OH-)>c(H+)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下列选项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无白色沉淀出现 |
生成的Ca(HCO3)2可溶于水 |
B |
常温下将Al片插入浓硫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Al片和浓硫酸不反应 |
C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有机物X是按此规律排布的第19项,下列有关X的组成、性质的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H4 |
CH2O |
CH2O2 |
CH4O |
C2H6 |
C2H4O |
C2H4O2 |
C2H6O |
①是戊酸②是戊醇③是丁酸甲酯④在稀硫酸中易变质⑤一定能与钠反应
A.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