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省(区) 矿产 |
① |
② |
③ |
④ |
河北省 |
5.9 |
12.7 |
11.7 |
3.3 |
黑龙江省 |
5.9 |
0 |
0.65 |
31.6 |
四川省 |
2.8 |
8.1 |
5.1 |
0.14 |
M |
3.7 |
0.7 |
4.3 |
0.05 |
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
A.石油、盐、煤、铁 | B.盐、石油、铁、煤 |
C.煤、盐、铁、石油 | D.铁、煤、盐、石油 |
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 )
A.山西 | B.安徽 |
C.山东 | D.新疆 |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天空飘动的云 | B.落在地球上的陨石 |
C.安全着陆的宇宙飞船 | D.在太空运动的卫星 |
下表为6~8月四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
昼长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
① |
先增长、后减短 |
先减小,后增大 |
② |
不变 |
先增大、后减小 |
③ |
先增长,后减短 |
先增大,后减小 |
④ |
先减短,后增长 |
先减小,后增大 |
四地由北向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 B.②③①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①③② |
①地可能位于
A.3°N—5°N之间 | B.18°N—20°N之间 |
C.16°S—18°S之间 | D.33°S—35°S之间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幅范围内的最大高差H可能为
A.1500<H<2000 | B.1000<H<1100 | C.1400<H<1500 | D.1950<H<2000 |
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水稻土 |
B.河流以雨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C.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地势南高北低 |
D.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于同纬度东部地区 |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 |
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
C.图中箭头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
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山地 |
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正确的叙述为
A.甲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B.乙图反映由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
C.乙图反映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 | D.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某地热量和水分状况与D地区和⑤地区相似,则该地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温带草原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