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某区域图概况(图甲);根据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图乙)。


材料2:土地盐碱化的发生过程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1)图中运河东800 mm等降水量线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其主要
原因。
(2)在相同年份,图中A、B两地比较,何地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1990年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的增减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地理现
象产生的可能原因。
(4)河口地区一般都有大城市,如上海、广州,但黄河河口为什么没有大城市?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     区,简要分析其优势条件。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该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说明该住宅
区的优势条件。
(3)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
⑴ 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地区。
⑵ 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与地区。
⑶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地区与地区向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这些流动人口外出的目的主要是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A ,B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城市的数目:直辖市个,省级行政中心个,地区级
城市个,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3)城市级别与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11分)下图为“某大城市1967年、1990年、2007年的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市1967~2007年城市变化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0年前后该城市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3)该城市1990~2007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什么?

(10分)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 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