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氟气可以发生反应:4NH3+3F2 → NF3+3NH4F,其中NF3分子空间构型与NH3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
B.氧化产物只有NF3,还原产物有NF3和NH4F |
C.4 mol NH3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
D.NH4F属于离子晶体,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中加酸,NH![]() |
B.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 |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
D.合成氨控制在500 ℃左右的温度 |
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如果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把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跟比色卡对照,测得pH=6。则此溶液的实际pH()
A.大于6 | B.小于6 | C.等于6 | D.大于7 |
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增大压强 | B.升高温度 | C.使用催化剂 | D.多充入O2 |
下列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强电解质 |
HBr |
FeCl3 |
H3PO4 |
Ca(OH)2 |
弱电解质 |
HF |
CH3COOH |
BaSO4 |
HI |
非电解质 |
NH3 |
Cu |
H2O |
C2H5OH |
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
D.增加一定物质的量的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