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共14分)
溴化钠是工业提溴的中间产物,也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56.工业上用氯气氧化卤水中的溴离子,吹出溴蒸气后用10% 的纯碱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2CO3+ 3Br2 → 5NaBr + NaBrO3 + 3CO2若生成标准状况下3.36 L CO2,吸收的Br2为________g。
57.吹出的溴蒸气中会含有少量未反应的氯气,用纯碱吸收后实际生成的是NaCl、NaBr和NaBrO3。若所得溶液中含0.1 mol NaCl与0.6 mol NaBr,则溶液中NaBr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58.将纯碱吸收后所得的溶液浓缩,加入2 mol/L H2SO4后蒸馏可以回收纯溴:
5NaBr + NaBrO3 + 3H2SO4 → 3Na2SO4+ 3Br2↑+ 3H2O
已知向一定质量的浓缩液中加入300mL硫酸可回收81.6 g液溴,硫酸全部转化为硫酸钠。若改为加入180 mL硫酸,计算可回收的液溴的质量。
59.向0.3 mol NaBr固体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微热,产生的气体呈红棕色,且残留物中不含溴元素。将所得气体通入280 mL 2 mol/L的Na2SO3溶液中,无任何气体逸出,最终得到只含NaBr、Na2SO4和NaHSO3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求红棕色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式与物质的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酸,直到反应完全为止,结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原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求盐酸的质量分数?

(1)甲组用a g Cu粉,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充分反应,然后将生成的CuO全部溶于适量的稀HNO3溶液中,制得Cu(NO3)2溶液。则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是
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2)乙组用a g Cu粉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HNO3中,测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 L
(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则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mol。
为消除污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并同时通入O2,使生成的气体完全溶于水,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mol;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产物只有NaNO3、NaNO2和H2O,则生成NaNO2的物质的量是mol。



(一)制取CuO
实验步骤:①称取5 g 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加3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将
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实验步骤序号),
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
(2)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
(二)催化效果比较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
KClO3质量
其它物质的量
待测数据
实验Ⅰ
1.2g
无其他物质

实验Ⅱ
1.2g
CuO 0.5g

实验Ⅲ
1.2g
MnO2 0.5g

回答下列问题:
(3)上表所列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4)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 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5)若要证明实验Ⅱ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装置B中的乳胶管a,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
(6)为探究CuO在实验Ⅱ中是否为催化剂,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 ,b.检验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有如下反应:2SO2(g)+O2 (g)2SO3(g),将1.6 mol SO2和0.8 mol的O2放入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的起始容积为100 L。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6 g·L-1。完成下列问题:
(1)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若起始时加入a mol SO2、b mol O2,且a∶b=2∶1,在同样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容积为120 L。则a、b的值分别为:a=_________,b=_________;
(3)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其容积为100 L。起始时加入x mol SO2、y mol O2和z mol SO3,反应达平衡时,温度和压强与(2)完全相同,容器内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也与(2)达平衡时的情况完全相同。则x、y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x、z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