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已知弱酸的电离常数:Ki(CH3COOH) =" 1.8" ×10-5;Ki1(H2CO3) =" 4.4" ×10-7;Ki2(H2CO3) =" 4.7" × 10-11;Ki(HClO) =" 4.0" ×1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pH关系:pH(NaClO)>pH(Na2CO3)>pH(CH3COONa) |
| B.向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CO2+ NaClO + H2O → NaHCO3+ HClO |
| C.a mol/L HClO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lO-),则a一定小于b |
| 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固体,可以增大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I熔融状态不能导电,但HI是强电解质 |
| B.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极弱,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 |
| C.液溴不导电,所以液溴是非电解质 |
| D.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
下列关于反应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实现 |
| B.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
| C.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 |
D.对于2N2O5(g) 4NO2(g)+O2(g) ΔH>0,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是因为反应是熵增的 |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Na+、Ba2+、Br-、Cl-、SO32-、SO42-,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某学生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②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CC14呈橙黄色
③另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用分液漏斗将②所得混合液分离,倒出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Br-、SO42- |
| B.原溶液一定含有Na+,不含Ba2+ |
| C.实验①与上述离子的检验无关,可以省略 |
| D.若要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所需药品有CCl4溶液、Ba(NO3)2溶液和稀HNO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分别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到一定温度,再将两溶液混合 |
| B.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使用碎泡沫隔热保温、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量取达到的最高温度,计算反应热,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 |
| C.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持续加快 |
| D.欲粗略测定某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或试纸)分别为中和滴定实验和pH试纸 |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I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
|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D.图Ⅳ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