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A.a、c、b、d | B.a、b、c、d |
C.d、c、b、a | D.c、d、a、b |
当c地昼最长时(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 B.北京昼长夜短 |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
右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A.过渡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
B.过渡模式和“三低”模式 |
C.“高高低”模式和“三低”模式 |
D.“高高低”模式和过![]() |
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经济落后,较为原始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表为某国历史上不同年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乙、甲、丁、丙 | D.甲、丙、乙、丁 |
该国家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北欧 | B.非洲 | C.东南亚 | D.南美洲 |
读“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
A.33‰ | B.43‰ | C.25‰ | D.15‰ |
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人口总量稳定 | B.人口老龄化加速 |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 |
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是
A.人口密度 | B.出生率 | C.自然增长率 | D.死亡率 |
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极。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24~25题。
2002 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统计数据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京津唐城市群 |
|
城市数量(个) |
l5 |
9 |
9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0 |
2.2 |
3.26 |
人口(万人) |
7570 |
2625 |
2762 |
GDP (亿元) |
19125 |
9565 |
6553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1752 |
2119 |
819 |
一、二、三产业之比 |
5.8:51.9:42.3 |
5.6:49.3:45.1 |
4.0:42.3:53.7 |
有关三地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
B.京津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立足本地资源 |
C.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
D.三地发展均要依靠本地的原料和充足的能源 |
目前,有关三地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正确的叙述是
A.产业基础不够深厚 | B.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
C.环境污染严重 | D.资源、能源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