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A.
将一片较簿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铝片慢慢熔化呈液滴状
铝表面的氧化膜致密且熔点很高,阻碍铝与氧气的接触,同时铝的熔点较低熔化了
B.
将等表面积的镁条、铝片(均除去氧化膜)分别放入装有等浓度、等体积盐酸的两支试管中
都产生气泡,镁条表面产生气泡更快
镁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镁更易失去电子,所以反应更快
C.
在打磨过的铁片上先滴一滴饱和食盐水,再滴一滴酚酞
液滴的外圈先出现红色
铁片不纯含有碳元素,铁、碳与食盐水形成原电池,溶液外圈发生吸氧腐蚀,导致c(OH-)增大,溶液呈碱性
D.
取少量淀粉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水解后没有葡萄糖生成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蛋白质的变性实验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铅蓄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池充电时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
B.该电池放电过程发生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
C.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下降

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中都包含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就是旧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键生成会放出能量
C.如果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如不特别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就是就是该反应的焓变

下列有关锌锰干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外壳是负极,石墨碳棒是正极材料 B.在外电路中电子从碳棒流向锌外壳
C.电流从锌流到碳棒上 D.在电池内部阳离子从碳棒向锌片移动

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该电池负极反应为

A.H2+2OH=2H2O+2e B.O2+4H+4e=2H2O
C.H2=2H+2e D.O2+2H2O+4e=4OH

下列有关化学方应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焓变小于零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B.凡是熵变小于零的化学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C.凡是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能自发进行
D.CaCO3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不属于自发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