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原因解释 |
A. |
将一片较簿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
铝片慢慢熔化呈液滴状 |
铝表面的氧化膜致密且熔点很高,阻碍铝与氧气的接触,同时铝的熔点较低熔化了 |
B. |
将等表面积的镁条、铝片(均除去氧化膜)分别放入装有等浓度、等体积盐酸的两支试管中 |
都产生气泡,镁条表面产生气泡更快 |
镁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镁更易失去电子,所以反应更快 |
C. |
在打磨过的铁片上先滴一滴饱和食盐水,再滴一滴酚酞 |
液滴的外圈先出现红色 |
铁片不纯含有碳元素,铁、碳与食盐水形成原电池,溶液外圈发生吸氧腐蚀,导致c(OH-)增大,溶液呈碱性 |
D. |
取少量淀粉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水解后没有葡萄糖生成 |
下列固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氢核聚变能产生大量的能量,而高纯度铍(Be)是制造核聚变反应装置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的屏蔽包的主要材料,据中新网2009年2月6日报道,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地掌握了获取高纯度铍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Be、9Be、8Be核内质子数均是4 |
B.10Be、9Be、8Be是摩尔质量不同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
C.氢核聚变后会产生新元素 |
D.从矿物中提取单质铍的过程中铍一定被还原 |
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简单立方堆积、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 |
B.体心立方堆积、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 |
C.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74% |
D.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 |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中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
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
C.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铁元素 |
D.第10、11列为ds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