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有共价键 |
B.原子半径:W>Z>Y>X>M |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
D.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氯水、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D
③电解质:胆矾、冰醋酸、氧化铝④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⑤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成一氧化碳、甲烷燃烧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④⑤ |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
B.我国神九三位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
D.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同位素131I与137Cs的中子数不等 |
常温下,在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20mL, 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ω)变化如右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mo1/L Na2CO3溶液中:![]() |
B.当溶液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mL |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最大的是Na |
D.在 A点所示的溶液中:![]() |
某温度下,反应2A(g) B(g)+C(g)的平衡常数为1,在溶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g),20s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物质 |
A(g) |
B(g) |
C(g) |
物质的量/mo1 |
1.2 |
0.6 |
0.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0s的平均速率为
B.20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C.达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为100%
D.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将变为0.5,则反应的△H<0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FeC12溶液中通入适量C12 |
溶液由浅绿 色变为黄色 |
C12的氧化性比FeC13的强 |
B |
淀粉溶液在硫酸存在下水解一段时间后直接与银氨溶液混合 |
无银镜出现 |
淀粉没有水解 |
C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某种气体 |
出现白色沉淀 |
该气体一定是CO2 |
D |
BaSO4固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 |
有气体生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