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东南侧海域洋流系统呈顺时针的月份是( )
A.3月 | B.6月 |
C.10月 | D.12月 |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 | B.印度洋板块 |
C.非洲板块 | D.太平洋板块 |
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陆地区域边界 | B.板块消亡边界 |
C.海洋区域边界 | D.板块生长边界 |
某同学11月底到浙南某地秋游,攀爬红枫古道,在攀爬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下图中同一树种A区域的树叶较B区域明显要“红、鲜艳”,B区域树叶枯黄暗淡,落叶较多,某同学对此进行原因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B区域地形较A平坦,土壤肥沃,植物生长茂盛,先变黄 |
B.A区域位于山谷温差较小,水热条件较B区域好,生长期相对B区域长,树叶变红、变黄时间延后 |
C.B区域有公路经过,人类干扰大,先变黄 |
D.B区域海拔明显比A区域高,温度低,树叶先变黄 |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Ⅰ与图Ⅱ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A.甲—① | B.乙—② |
C.丙—④ | D.丁—③ |
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天然橡胶:泰国→中国 选乙 | B.铁矿:澳大利亚→中国 选丁 |
C.鲜花:温哥华→西雅图 选① | 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 选④ |
读“非洲南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M水文站某年测到的河水流量季节变化比往年有所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
A.该河上游流域面积较小 | B.该河上游兴建水库 |
C.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D.该河上游雨林植被恢复较好 |
图中P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位于沿海大陆坡,阳光充足 |
B.位于热带海域,海水交换能力强 |
C.海水上涌,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
D.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科考人员在此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7~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流水沉积 |
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形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
B.沉积岩形成-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
C.岩浆喷出-沉积岩形成-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
D.岩浆侵入-沉积岩形成-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
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A.甲和丁 | B.乙和甲 |
C.乙和丙 | D.丙和丁 |
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