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①》,完成第7题。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②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②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
A.元旦 | B.元宵 | C.除夕 | D.春节 |
“东风夜放花千树”使你想起了岑参的哪两句诗?
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作用。
.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细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任选一个角度,说说画线句的妙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