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①》,完成第7题。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②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②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

A.元旦 B.元宵 C.除夕 D.春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使你想起了岑参的哪两句诗?
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
送李瑞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前四句中 这些意象透露出诗人离别的惆怅。
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空”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题。
蚕妇吟
(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注】①玉人:美人,此处指歌女。
(1)“起视蚕稠怕叶稀”,一个“怕”字写出蚕妇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2)诗人将蚕妇和歌女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本诗上阕写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画面。
“剪不断,理还乱”一句好在何处?现在人们用这个句子有何新意?

阅读陶渊明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塞下曲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谁家玉笛暗飞声,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散入春风满洛城。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此夜曲中闻折柳,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何人不起故园情。
⑴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曲》中“无花”既指“天山雪”是积雪而非雪花,又有不见花开的意思。
B.《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直接写出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C.《春夜洛城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D.《春夜洛城闻笛》第二句写优美的笛声似乎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⑵虽然两诗都写到了“闻折柳”,但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