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连线。
雄伟的地下军队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率(shuài)领大军统一中国以后,他命令工匠们在陕西省骊山为自己修筑一座陵(líng)墓,用了整整36年时间。陵墓周围,有许多用陶土烧制的步兵、骑兵、战车,叫“兵马俑(yǒng)”。
两千年过去了,秦始皇陵在哪儿?威武的“兵马俑”在哪儿?始终是一个谜。
1974年春天,骊山脚下西场村的农民打了一眼井。可是奇怪得很,井水第二天就干了。一位农民系着绳子下井察看,发现井壁上贴着一位披甲戴盔(kuī)的“武士”。原来,这正是在地下埋藏了两年多年的“兵马俑”啊!人们经过探测挖掘(jué),先后挖出了近八千个“兵马俑”,于是就地盖起一座大厅。这就是今天的“兵马俑”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只见整齐的“兵马俑”方阵,像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每个“兵马俑”重六百多斤,都是空心的,用手一敲,发出“当当”的响声。那一队队战马,耳朵竖立着,尾巴编成了小辫子,高大健壮,千姿百态。许多外国朋友看了“兵马俑”,都惊叹不已。他们说:“我们看到了世界第八奇迹!”
(1)想一想,填上合适的量词。
(2)找找近义词朋友。
(3)短文内容你理解了吗?
①“兵马俑”建于 ,是 为自己修筑的一座陵墓。
②“兵马俑”是 年春天,被 省
发现的。
③挖掘出的“兵马俑”一共有 个,每个重 斤。
纽约的风雪
纽约的冬天常有大风雪,扑面的雪花( )令人难以睁开眼睛,( )连呼吸都会吸入冰冷的雪花。有时前一天晚上还很晴朗,第二天已经积雪盈尺,连门都推不开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商店常会停止上班,学校也会通过广播宣布停课。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唯有公立小学,( )那雪已厚得难以举步,( )仍然开放。犯得着在大人都无须上班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吗?
于是,有家长给校长打电话。奇怪的是,每个打电话的人,反应全是一样的——先是怒气冲冲地责问,然后是满口道歉,最后是笑容满面地挂上电话。
原来校长告诉家长,在纽约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赤贫家庭,这些家庭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午饭。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愿意停课。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何不让富裕的孩子在家里,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呢?学校的答复是:我们不愿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护接受者的尊严。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填空。
有公立小学家长给校长打电话。奇怪的是,每个打电话的人,反应全是一样——先是 ,然后是,最后是。因为他们最终明白。
3.“犯得着在大人都无须上班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吗?”的意思是。
4.回答问题。
你知道为什么在有大风雪的天气,学校不能让富裕的孩子在家里,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上的疤
高中毕业后,我跟着父亲做起了木匠。由于没有考上大学,我的情绪十分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一天,我学刨木板,刨子在木板上的一块疤处卡住了,怎么使劲也刨不动。“这疤怎么这么硬?”我不由地自言自语。
“因为它受过伤。”在一旁的父亲说了一句。
“受过伤?”我不明白父亲的这句话。
“这些都曾是树受过伤的部位。结疤之后,它们往往变得很硬。”父亲说,“人也一样,( )受过伤,( )会变得坚强起来。”
父亲的话让我心头一亮。是啊,人正是因为有了伤痛,才会在伤痛的刺激下变得清醒起来;人正是因为有了苦难,才会在苦难的磨炼下变得坚强起来。
第二天,我放下刨子,回到学校参加补习。我要迎接人生的下一次挑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情绪( )前途(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硬——( )
坚强——( )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只有……才……
不是……而是……无论……都……
4.回答问题。
(1)末尾“第二天,我放下刨子,回到学校参加补习”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迎接人生的下一次挑战”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的乐趣
①记得我刚上小学时,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会使人懂得许多东西,学习最有趣,你应当好好学习。”//
②那时我( )不大理解爸爸的话,( )还是照他的话做。学校里,我(跟根)老师认字、写字;家里,我认真地做作业。二年级时的一天,我拿起一张报纸念起来。爸爸妈妈听了,拍着我的脑袋兴(xīng xìng)奋地说:“我家的小黎会读报了!”我高兴地想,学习真有趣啊!
③读三年级时,有一次,我被一道数学难题难住了,想去问爸爸。我又一想,这不等于让别人代做吗?我镇定下来,仔细回忆老师讲过的解题方法。终于我攻克了这道难题。以后我经常找难题做。每当我做出一题时,( )又体验到一次学习的乐趣,( )懂得了这种乐趣是要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④现在,我读五年级了,看了许多课外书,学到的知识更多了,还会用呢!有一次,家里卫生间的电灯坏了,使用很不方便。我照书上讲的方法,装上一个直流电灯泡。嘿,真管用呢!我学习的兴(xīng xìng)趣更浓了。//
⑤几年的学习生活,( )有人问我什么最有趣,我( )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学习。”当然,我最难(望忘)的话,就是爸爸的话。//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和字。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概括第③节和第④节的主要内容。
第②节:二年级时,我识了字会读报,受到爸爸妈妈夸奖,觉得学习有趣。
第③节:三年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节:五年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伯承元帅练字
刘伯承元帅( )精通军事、政治,( )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呢!
刘伯承元帅有这么一手好字,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呢!上小学时,他在老师的指点下,专心致志、一笔一画地照帖临摹,苦练楷书。没钱买纸,怎么办呢?起初,刘伯承创造了一种“手心练字法”,即以右手食指当笔,往左手手心里写。
后来,刘伯承改用大土砖练字,他用破旧毛笔蘸水在砖面上练字,这比手心练字有成效。练了一个月,土砖中间被写成了一个大坑。他换了块新土砖接着练。日复一日,终于较好地掌握了运笔、运腕的基本功。
此后,刘伯承元帅始终把练字当作锻炼毅力和恒心的好方法。他数年如一日,天天练字,直到80多岁高龄,左眼视力不断衰退,仍不停笔。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专心致志”的两个近义词。
专心致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文中能表现刘伯承元帅有“毅力和恒心”的句子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溪清晨,我漫步在升腾着薄雾的小溪旁。雾气像一缕缕白纱,轻轻地、缓缓地在小溪上空萦绕。溪底,是一幅美丽、神奇的画,色彩斑斓:赤色、橙色、黄色、金色、紫色……令人眼花缭乱。画中,那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在微微颤动,是在欢迎我吗?
我兴奋极了,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用右脚拍打溪水。呀,“鲜花”被我踩碎了!我赶紧止住脚。晨风吹来,溪边的野花香气扑鼻。柳枝的轻弓拉动了小溪的琴弦,奏出了和谐的乐曲。溪水从我的脚上轻轻流过,像母亲温柔的手抚摸着我。
黄昏,我又来到溪边。小溪静卧在青山的怀抱中。夕阳西下,连绵的山冈、翠绿的竹林、婀娜的柳树、明丽的小溪……都笼罩在一层透明的、金灿灿的薄纱里。
小溪,真美呀!
(1)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幅画面的描写,突出小溪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写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7分)
(2)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态的事物。(4分)
(3)用“______”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