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表达式表示)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装置连接】
(1)写出标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为达到实验二的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_______→ 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时机是加热后马上收集,若是在气体连续不断产生之后才开始收集,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会比实际值 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装入试管,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装入试管,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曲线中P点表示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3)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了,这种物质是
(4)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下表列出了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用ABCDE表示);
(2)表格中共有种元素的粒子;
(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的粒子是(用ABCDE表示)。

写出下列生活中熟悉的物质的化学式:
(1)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氧化物是_____;
(2)人体中胃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
(3)农业上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碱是___;
(4)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_______

(3分)请完成下列物质归类。
(1)常见化石燃料:煤、天然气、
(2)常见集气方法:向上排空气、向下排空气、
(3)常见 :生石灰、浓硫酸、烧碱

(4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3个铝原子
(2)4个氮分子
(3)5个铁离子
(4)标出硝酸铵中正5价的氮元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