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21世纪的水”,意在要求人们立即采取节水和开发水资源行动,以保障 21 世纪人类用水。
(1)下列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为纯净物
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C.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绿色食品”、“白色污染”、“赤潮”说的都不是颜色问题
(2)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①沉淀池中加入的絮凝剂可能是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杂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②小玲参加了一次户外训练活动郊游打来河水,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衣服洗不干净。据此推测当地的河水可能为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来净化它。
③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自然沉降 B.消毒杀菌 C.沙滤
④请你举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1)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_g.
(2)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3)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现有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________g或蒸发掉水________g.
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g.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________t2(填“>”“<”或“=”).
(4)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
溶解度/g |
20 |
31.6 |
40 |
63.9 |
50 |
145 |
60 |
110 |
70 |
140 |
80 |
169 |
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________℃,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A、B、C三种物质有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___.
(2)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________.
(3)要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前提下使t2℃时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现要配制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90g,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